南美洲花卉文化指南
在南美洲,花卉不僅僅是裝飾品。它們承載著多層次的文化歷史,融合了原住民的宇宙觀、非洲裔移民的精神實踐、天主教儀式,以及當代社會的日常使用。從節慶到祭品,從療癒到愛情表達,花卉在這片大陸上佔據了核心地位。本指南將探討花卉在原住民傳統、殖民影響、日常象徵、節慶儀式以及現代經濟中的角色。
1. 原住民花卉文化的根源
在歐洲人抵達之前,南美洲的原住民族群早已將花卉培育並賦予象徵意義。它們不僅是美麗的植物,也是藥用與靈性力量的來源。許多傳統至今仍在安地斯與亞馬遜地區延續。
安地斯山區(克丘亞與艾馬拉傳統):
花卉常被放入 帕查瑪瑪供品(獻給大地母親的祭品)中,與古柯葉、玉米、甜食混合,埋入土中或焚燒,以維持人與自然、靈界的平衡。坎圖塔花(Cantua buxifolia),印加的神聖之花,也是玻利維亞的國花之一,象徵著安地斯各族群的團結。其紅與黃的色彩,代表著生命與死亡、太陽與大地等二元對立的統一。
萬壽菊因鮮豔的顏色與強烈香氣,被用於火祭與祭壇,能驅散邪靈。亞馬遜原住民族群:
在亞馬遜流域,花卉兼具實用與神秘性。薩滿常使用花卉沐浴(baños de flores)作為療癒與淨化的一部分,被認為能恢復能量平衡,並提供靈性保護。
熱帶花卉如蘭花、鳳梨科植物、鶴望蘭等,被視為美與力量的載體,經常出現在植物藥儀式中。在阿亞華斯卡(ayahuasca)儀式裡,花瓣可能被吹灑在參與者身上,用以祝福與淨化。智利與阿根廷的馬普切人:
古比薇花(copihue)(Lapageria rosea)是智利的國花,也是馬普切族的聖花。它代表著堅韌與抵抗,因為它能在陰暗的森林裡盛開鮮紅的鐘形花朵。古比薇花常出現在祭祀祖靈與自然之靈的儀式中。
2. 天主教與殖民影響
隨著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殖民,歐洲花卉與天主教象徵被引入,並與原住民的儀式融合,形成今日的花卉文化。
巴西:
在 聖體節(Corpus Christi),街道會鋪滿花毯(tapetes floridos),拼出聖經場景。非裔巴西宗教如 康多布列(Candomblé) 與 翁班達(Umbanda) 將花卉納入儀式中。白玫瑰與百合常被奉獻給海洋女神葉曼雅(Yemanjá),信徒在新年或二月節慶時,將鮮花投入海中,以示感恩與祈福。秘魯與厄瓜多:
天主教堂在節慶時會用玫瑰、百合與康乃馨裝飾。婚禮與洗禮中常見花拱門,象徵祝福與富足。在利馬的「奇蹟之主」遊行中,聖像被花卉環繞,信徒藉此表達虔誠與祈求庇護。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:
花卉同時是宗教與國家象徵。蘭花與玫瑰常見於教堂與家庭的聖母祭壇,作為奉獻、感恩與祈求保護的媒介。
3. 花卉的日常象徵
南美人常透過花卉的顏色與品種來傳達情感。送花不僅僅是浪漫,也可以表達尊敬、哀悼或友情。
玫瑰: 在哥倫比亞,紅玫瑰象徵愛與激情。白玫瑰象徵純潔,常用於婚禮與葬禮。
白色花卉: 象徵哀悼、靈性純潔,常用於供奉祖先與神明。在非裔宗教儀式中,白花也是最常見的祭品。
黃色花卉: 意義因地區而異。在部分地區,它象徵喜悅、友情與富足;在安地斯的某些社群中,則與死亡或離別有關。
萬壽菊: 與死亡與祖先崇拜緊密相關,被認為能引導亡靈返回人間。
蘭花: 在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,蘭花象徵優雅、美麗與國族自豪感。
在日常生活中,花卉是重要的情感媒介。生日、母親節、週年紀念日常以花束慶祝,而單枝花則用於表達尊敬或簡單的心意。
4. 花卉在節慶與儀式中的角色
南美洲的季節性與宗教節慶,無不充滿花卉。
亡靈節與萬靈節(厄瓜多、秘魯、玻利維亞): 家人會前往墓地,以鮮豔花卉(特別是萬壽菊與菊花)裝飾墓碑,鞏固生者與亡者的聯繫。
狂歡節(巴西與玻利維亞): 花卉在服裝、花車與遊行中,象徵生育力、感官享樂與熱帶繁盛。
太陽祭(秘魯): 印加的太陽節以花卉作為祭品的一部分,象徵重生與宇宙秩序。
葉曼雅節(巴西): 每年 2 月 2 日,成千上萬的信徒將白花與小船投入大海,祈求海神女庇佑。
春之祭(智利、阿根廷、厄瓜多): 春季慶典以花卉遊行、花車競賽與加冕活動慶祝更新與青春。
5. 現代花卉文化與經濟
在今日,花卉同時是文化象徵與重要的經濟資源。
哥倫比亞與厄瓜多: 這兩國是全球花卉(特別是玫瑰與康乃馨)出口大國,產業不僅是經濟命脈,也是民族自豪的象徵。哥倫比亞更以玫瑰享譽國際。
智利與阿根廷: 花卉節慶展現地方認同與季節更新。葡萄園與農業社群常將花卉象徵融入收穫慶典。
都市文化: 在政治示威中,花卉常被用作和平與抗爭的象徵。城市中的家庭、廣場與儀式場合,也都少不了花卉的存在。
6. 南美洲各國國花
各國常以花卉作為國族象徵,連結自然、歷史與民族精神:
阿根廷: 刺桐花(Erythrina crista-galli),鮮紅色,象徵勇氣與抵抗。
玻利維亞: 坎圖塔與帕圖胡,代表高地與低地原住民族的團結。
巴西: 黃花風鈴木(Ipê-amarelo),象徵韌性與活力。
智利: 古比薇花(Lapageria rosea),馬普切族聖花,象徵堅毅。
哥倫比亞: 蘭花(Cattleya trianae),象徵美麗、多樣性與民族自豪感。
秘魯: 坎圖塔花(Cantua buxifolia),印加神聖之花,象徵與前哥倫布時期的連續性。
委內瑞拉: 蘭花(Cattleya mossiae),常與優雅、女性美聯繫。
南美洲的花卉文化展現了人與自然、靈性之間深刻的連結。從前哥倫布時期的帕查瑪瑪祭品,到天主教節慶與非裔宗教的海洋祭祀,花卉一直是人類與神靈、亡者之間的媒介。它們象徵愛情、哀悼、更新與抗爭,同時也是全球市場的重要商品。
理解南美洲的花卉傳統,就是理解社群如何與土地互動、如何在歷史與現代之間尋找認同。這裡的花卉從不只是裝飾,而是活生生的象徵,承載著歷史、信仰與韌性。